
专业杠杆炒股公司
大美银川。记者李靖摄
近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在庆祝第56届“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上,首次发布了《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这份覆盖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大专题的评估报告显示,在国内36个主要城市中,银川成功跻身“文明城市”榜单第十位,为城市文明建设写下了亮眼的注脚。
01精管善治雕琢文明新颜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硬”的软实力,更是浸润在百姓日常中最“真”的幸福感。银川始终将“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作为核心指引,既精心雕琢城市的外在“颜值”,也用心打磨民生的内在“品质”。文明种子,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中生根、发芽、开花。
把群众的“民生小事”当作“心头要事”,银川以细腻笔触勾勒出生活品质的升级图景。漫步老城,曾经斑驳杂乱的背街小巷悄然蜕变。像自强巷这样承载记忆的老街巷,如今门面规整又不失特色,墙绘点缀间流转着文化韵味,既留存了“老城记忆”,也焕发出崭新活力,成为居民漫步、游客寻味的热门地标。老旧小区的改造同样蕴含着民生温度。走进永宁县实成小区,改造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以前小区部分墙皮脱落,地面坑洼不平,住着有些闹心。”在小区生活了20多年的居民鲁伏坦言,随着工程逐步推进,小区环境已大有改观,楼道焕然一新,外立面的清新配色也让人眼前一亮,每次回家都心情舒畅。
文明创建不仅在于局部的美化,更驱动着城市整体能级的提升。在民生“十心”实事长效机制的推动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多重保障网越织越密,让市民生活更安心、更有底气;道路换上“新颜”,菜市场升级为“智慧型”,每一处改变都精准回应了群众期盼;“一枚印章管审批”“最多跑一次”等改革持续优化了营商环境,让“高效便民”成为政务服务的醒目标识。
这些扎实的举措,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日常:出行途中,拥堵减少,通畅增多;家门口,学校更近,文化场馆更具吸引力;小区旁,小微公园绿意葱茏,生态绿地开阔宜人。每一处细微的改进,都在默默累积群众的获得感,让文明成为融入三餐四季的温暖体验。
如今,银川不仅将“国际湿地城市”“中国十大大美之城”等荣誉收入囊中,更以民族团结、营商优良、双拥稳固的鲜明特质,塑造出一座有温度、有质感的宜居之城。
02美德沁城文明融入日常
文明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在于市民素质的提升与城市精神的凝聚。
海智梅,一位平凡的农村妇女,用10多年光阴扛起家庭重担。她不仅抚养着自己和已故亲属的6个孩子,还在生活拮据的情况下,既竭尽所能满足孩子们的物质需求,又用心营造丰富的精神生活,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一名模范就是一座精神丰碑。近年来银川构建起“发现—培育—宣传—关爱”的典型选树链条。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5名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52名“中国好人”、5名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还有226名自治区道德模范、57名“宁夏好人”。越来越多的先进典型从群众中涌现,以强大的示范引领效应,引导市民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推动文明之风在城市中向上向善、浸润人心。
文明的培育,需要融入城市肌理、化为市民习惯。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景观小品点缀在街角巷尾,“文明长廊”里图文并茂地讲述着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墙体彩绘生动描绘着“邻里和睦”“孝老爱亲”的生活场景,各条街巷已形成“转角见文明”的视觉矩阵。市民在日常出行中耳濡目染,文明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
在此基础上,银川持续大力培育时代新风,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文明餐桌倡导节约风尚,文明旅游守护美好风景,文明上网营造清朗空间,文明礼仪涵养君子之风,文明交通保障出行安全……一系列“文明·让银川更有品质”主题活动,让文明行为融入日常、成为自然。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文明创建的重要一环。银川创新构建“课堂+课外”“学校+家庭+社会”大思政体系,打破传统课堂的边界。从博物馆里探寻历史脉络,到酒庄中感受产业发展,从闽宁协作一线见证奋斗故事,到“云端课堂”连接广阔世界,思政课真正“走”出去、“活”起来、“融”进来。师生们在跨越山海、贯通古今的沉浸式学习中,筑牢思想根基,传承文明薪火。
此外,银川持续扩容“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将便民服务送到市民身边;理论宣讲大篷车深入社区、乡村,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家常话;“四送六进”文化惠民活动精准对接需求,让优质资源传递到群众心坎上。多元务实的举措下,文明正扎根城市肌理,浸润群众日常。
03全民执笔共绘文明画卷
城市文明的根基,从来不是一人之力的“添砖加瓦”,而是千万人同心的“聚沙成塔”。在银川,无数市民以行动为笔,志愿者以服务为墨,共同勾勒出这座城市厚重而鲜活的文明底色。
“王忠效的三句半真接地气,自己写的词讲的都是咱身边事,政策听得懂、记得牢,还能当故事传。”兴庆区春城社区居民黄亚玲提起他时,语气里满是赞许。作为辖区家喻户晓的志愿者,王忠效始终坚信“文化是连接人心最好的桥梁”。他发挥创作、书法、演讲的特长,把政策要点拆解成通俗的唱词,将时代故事融入鲜活的表演,为居民送上一场场“有温度、冒热气”的文化大餐。
王忠效的坚守,正是银川志愿者群体的生动缩影。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超过53万。这支庞大的队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在大街小巷他们耐心指引方向,为行人驱散不便;在社区院落他们为老人修剪头发,用细致服务传递温暖;在广场公园他们搭建临时讲台,把安全知识、政策解读讲得明白透彻……志愿者们如同点点微光,虽平凡却坚定,将善意汇聚成温暖的星辰大海。
银川市统筹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形成各领域协同发力的良好格局。在乡村,整洁的街巷连着家家户户,文明乡风浸润田间地头;在单位,规范的服务窗口、文明的办公氛围,让办事群众感受到便捷;在家庭,和睦的亲子关系、孝老爱亲的家风,成为文明传承的最小单元;在校园,琅琅书声伴着文明礼仪教育,为城市文明培育未来力量。
记者肖梦琪专业杠杆炒股公司
启泰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