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曼谷新店与名创优品上海旗舰店外观高度相似引发“抄袭”质疑专业杠杆炒股公司,舆论旋即反转。调查发现,两家门店同出一家设计公司——唯想国际,且网络质疑声浪疑为付费推广。这场设计“撞脸”风波,究竟是巧合、行业共性,还是品牌战略趋同下的必然?背后折射出潮玩零售门店设计语言与品牌IP化竞争的深层逻辑。
风格延续还是行业共性?流动曲线vs切割游乐场
据业内人士透露,泡泡玛特泰国旗舰店与名创优品MINISOLAND全球壹号店同为知名建筑设计公司唯想国际的项目。唯想国际官方网站显示,早在2022年竣工的泡泡玛特全球旗舰店就是其负责的项目。随后,该公司还设计了2024年竣工的名创优品MINISOLAND全球壹号店和2025年竣工的TOPTOY首家全球旗舰店,主持设计的都是设计师李想,这三家店都位于南京东路。“同一家设计公司,可能负责的项目会有一些风格上的相似。”该业内人士说。
据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公众号“泡泡范儿”文章介绍,泡泡玛特曼谷新店设计融合了泰国特有的“水文化”和传统建筑元素,运用大量流畅曲线与圆形结构,营造如湄南河般自由、柔和且富有张力的空间氛围。整体空间兼具流动感与探索趣味,配合明亮活泼的多巴胺色彩,希望构建潮玩爱好者的“沉浸式游乐场”。
展开剩余77%泡泡玛特曼谷新店以流动的线条为特色(图片来源:泡泡范儿公众号)
在“唯想国际”公众号针对MINISOLAND全球壹号店的介绍中,明确指出“设计师以醒目强烈的色彩占据视觉焦点”并“邀请大家跳出沉闷的日常生活”。在IP集合区,来自不同IP宇宙的玩偶置于摩天轮、海盗船、旋转木马、小火车等场景中游玩,这些游乐场元素构成了视觉主体;其他区域的线条则以节奏感的“斜切”为主,使空间布局呈现分割而非流动的形态。
MINISOLAND全球壹号店“IP集合区”游乐场主题场景(图片来源:唯想国际公众号)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设计风格不仅出现在潮玩零售领域。唯想国际官网展示的“亲子”设计项目中,2023年济南融创茂的MelandClub同样采用浓烈色彩对比、图案与线条拼接以及主题乐园式的童趣场景。
济南融创茂MelandClub亦为“唯想国际”设计项目(图片来源:唯想国际官网)
高饱和色彩、巨型装置与沉浸式展区等设计要素已成为全球零售旗舰店提升品牌传播力和顾客停留时长的通用手法,各大品牌根据自身特色选择性地结合这些设计元素赋能线下门店的场景营造。例如,乐高在近十年来大规模打造门店,推广“娱乐化零售”理念,其标志性的像素方块设计成为门店特色;Funko结合IP打造不同展区,提供消费者丰富的拍照机会。
Funko总部旗舰店营造哥斯拉IP经典场景(图片来源:网络)
由此可见,潮玩门店设计的相似性,既源自同一设计公司对空间语言的延续和发展,也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审美风向和市场定位的趋同,最终都指向对消费者情感需求和消费行为的精准把握。
品牌战略趋同:向“IP价值”靠拢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名创优品与泡泡玛特的起点和品牌调性不同,但近年来双方围绕“IP价值”不断靠近。名创优品起步于日用零售,2019年开始与漫威等国际知名IP合作,带动产品溢价和毛利提升。相关调研显示,其IP产品较无品牌同类产品的溢价率介于25%至200%之间。此外,名创优品推出了潮玩品牌TOPTOY,着手布局和孵化自有IP,其首家全球旗舰店的设计单位也为“唯想国际”,同样延续了对色彩和线条的大胆应用。而泡泡玛特以盲盒玩法切入市场,通过签约艺术家与孵化原创形象(如Labubu、Molly),构筑IP内容壁垒的同时,也逐步将个性化玩具及周边产品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无论此次设计争议背后原因如何,作为中国潮玩与零售行业的领军品牌,泡泡玛特和名创优品都在不断推动中国品牌和中国IP走向世界。根据泡泡玛特和名创优品2024年财报显示,泡泡玛特海外收入同比增长约375%,名创优品海外收入占比接近40%。双方均在加大对年轻人聚集、社交媒体活跃市场的投入,东南亚市场尤为重点。
零售门店是潮玩品牌树立品牌形象和与粉丝建立情感联系的重要工具。未来,在舆论和竞争之外,持续打造具有辨识度、跨文化传播力的内容与体验,或将成为潮玩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的关键。
文/记者 张超洋专业杠杆炒股公司
发布于:广东省启泰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